教师作为数字图书馆用户——使用者、信息发布者和设计者的前景

原文出处:Perspectives on Teachers as Digital Library Users Consumers, Contributors, and Designers by Mimi Recker

“……数字图书馆不再受到物理空间和媒介的限制,可以更为灵活的提供服务,应当允许用户对数字图书馆做出贡献,以注解、评论的方式,或者是其资源利用的方式。此外,数字图书馆资源还应当是上下文关联、可描述广域网内部的关系和知识结构层的。因此,数字图书馆应当以信息为基础,发挥群众的智慧,收集组织专业资料(Lagoze, Krafft, Payette, & Jesuroga,2005)。

这是近期D-Lib Magazine上的一篇文章中描绘了一各引人注目的问题,数字图书馆如何发展以区别于传统图书馆。文中提出为了支持协作、内容分析和用户发布信息等功能,数字图书馆应当扩展“图书馆2.0”。简而言之,数字图书馆应当不仅提供简单、强大的检索功能,而且还应可以实现新的用户交互模式,这就依赖于元数据描述。
构想以Fedora[2](Lagoze et al., 2005)为基础构建新的国家科学技术图书馆(NSDL)[1]结构体系。该结构全面推行以后,将通过组成数字图书馆的条目之间的复杂关系来支持上下文信息的表述。

继续阅读教师作为数字图书馆用户——使用者、信息发布者和设计者的前景

图书馆员应该使用ASK而非Google的10个原因

原文出处:Ten Reasons Librarians Should Use Ask.com Instead of Google  by Sarah Houghton-Jan

我们都知道这个玩笑:在使用google之前我都不记得怎么查找资料的了(我希望这仅仅是幽默,而不是一个严肃的理解)。google是一个工具,它仅仅是工具的一种。我认为很多图书馆员都忘记了这一点,并且把google作为唯一的搜索引擎,遗忘了其他搜索引擎和看不见的网页中的大量信息:很多网页内容并没有被大的搜索引擎所索引(如国会图书馆、巨大的图像数据库以及其他站点)。除了google,我一直还依赖于另外一个搜索引擎:ask.com。这儿是我认为图书馆员应该使用这个搜索引擎而非google的十个理由。

继续阅读图书馆员应该使用ASK而非Google的10个原因

图书馆服务架构

原文出处:A Service Framework for Libraries 作者:Brian Lavoie, Geneva Henry, Lorcan Dempsey

介绍
研究和学习环境不断变化(日益数字化、网络化),在调整图书馆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进步有时是不平坦的、零碎的、起反作用的。图书馆不断与变幻莫测的信息交锋,显然所有的努力促进形成一致观点:图书馆服务如何在新环境下组织和表现。

近来,不同领域讨论的强调以下几点:

  • 机构库::在收集、管理和保存机构学者著述方面图书馆的作用是什么,图书馆应该给他的全体教员和学生提供什么服务。
  • 元搜索:图书馆馆藏零碎的片断怎么简洁地整合到一起,改善用户检索体验。
  • 电子学习和课程管理系统::图书馆服务怎样从传统的图书馆环境提升融入新出现的“电子学者”和“电子学习者”工作流程。
  • 图书馆馆藏提供给搜索引擎: 图书馆怎样在常规的网络检索环境揭示馆藏,用户怎样提供更好的工具浏览日益复杂的信息。

面对以上情形,仍然没有现成的答案去回答这些问题。有个比较一致的共识是特殊的图书馆服务应该在这些环境中出现,这种服务应该如何组织,如何表示。

继续阅读图书馆服务架构

抓住Web2.0

原文出处:Caught in the Web2.0. 作者: Michael Baumann

有人问Howard Dean 和 Mark Zuckerberg,因特网自生成内容能做什么。 自生成内容是Web 2.0的基础之一,这种讨论很多但是高深莫测的新在线模式由Facebook, MySpace, Flickr, 和 Wikipedia等原本不为人知的互联网公司强力推出,并使他们在全世界声名鹊起,他们的发起人名利双收。 

Web 2.0 指的是一股新的网络应用浪潮,建立自添加内容使得持续不断地提供新数据和技术支持。在web2.0以前,程序员发布互联网内容,几乎是单一的方式交换信息。最近,blogs, wikis, 和 social-networking网站允许普通用户在线发布信息,使得任何互联网上的用户可以访问潜在的资源。 

O’Reilly 媒体公司的执行总裁,Web 2.0的初期策划人之一Tim O’Reilly说,“任何技术革命开始于障碍从而设法跨越它,Web 2.0的核心是关于理解建立网络应用含义的一个平台”。2005 年O’Reilly“什么事web2.0”论文中引用一个经典的例子描述Web 1.0和Web 2.0异同,那就是比较大不列颠在线词典和维基百科的异同。在Web 1.0时代,内容是写好的,编辑好的,由特定的一群人发布的,这跟图书的出版发行类似。在Web 2.0时代,任何人可以添加进共有的知识库,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它。

继续阅读抓住Web2.0

图书馆2.0

原文出处:Library 2.0 作者:Michael E. Casey and Laura C. Savastinuk

图书馆在变革中。有限的预算和读者需求增长正在改变图书馆的员工体系、服务模式、资源获取和公众服务。管理者和纳税人都在寻求更有效的途径,以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迈入图书馆2.0。这一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在互联网上、各种会议、行政办公室以及参考咨询台讨论得如火如荼。如果你和你的图书馆员还没有注意到图书馆2.0,那么关注它吧。图书馆2.0将使我们现有的读者互动和服务方式获得新生。

图书馆2.0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变化。这是一种图书馆服务模式,它能够鼓励持续的有意识的变化、邀请用户参与建设他们所需要的实体和虚拟服务,并通过始终如一的服务评估给予支持。同时,图书馆2.0也尝试吸引新用户以及通过改善现有用户驱动的服务和设施更佳地服务老用户。图书馆2.0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在向更好的服务于用户迈进。要实现图书馆2.0,必须打好一套组合拳才可以。

尽管不是必需的,但技术可以帮助图书馆构建一个用户驱动的2.0环境。Web2.0技术在帮助我们跟上读者需求变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过去几年间的技术进步已经使得图书馆可以开展一些以前不可能开展的服务,如虚拟参考咨询、个性化opac检索界面以及可在舒适的家里使用的音频下载等。这增强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图书馆提供改进的用户驱动的服务的能力。

继续阅读图书馆2.0

《期待猫叫:图书馆与古歌及其同类的竞争》

原文出处:Waiting for Your Cat to Bark – Competing with Google and its Ilk   作者:Stephen Abram

在很短的时间内,古狗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当yahoo,ask,msn和古歌已经成长到它们的青春期,这是不是我们评估的时候了——它们如何“侵犯”图书馆,如何竞争、互相弥补或者合作?这是这个时代伟大的战役吗?谁会输赢?甚至这是个不合宜的问题?我们仍有选择战线的权力,但不会长久。太过古歌化的信息世界必将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危险。

在这包括三个部分的系列文章中,我将确定与探究古歌世界的优势与弱势(第一部分);图书馆界的优势与弱势(第二部分);图书馆朝向成功改变我们信息世界的一些重要策略。

让我们以清醒诚实地自问,古歌的优势和弱势究竟在哪里?同样,我们的优势弱势在哪里呢?我们的目标是了解自己以同竞争对手区分开来,然后全神贯注于这些区别。没有区分的复制它们的成功模式只能是一个缺少幻想的策略;就像看着后视镜驱车一样。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的公司有很多。一些成了象征。一旦某个公司成为一个象征,人们就乞灵于它,似乎它是曼陀罗。另外一些人则对他们的成功心怀憎恨。不加疑问地复制一个公司的成功模式其实一点儿也不好。现在,古歌的光环显而易见。我们需要寻问的是——它哪里成功,它哪里并不见得成功,或者它明显的失败,或者并未达到最理想的目标。

古歌哪些方面做得好?

1.古歌首先是一个依靠广告业的公司。无论怎么看,古歌都是世界最大的广告汇集地之一。古歌的赞助商链是最成功的,根据Pew Research的研究报告表明,绝大多数搜索用户都不能区分广告和常规链接。古歌熟练地管理着他们的广告客户数据库。

2.同大多数搜索引擎一样,搜索结果的排序,特别是前三页搜索结果的链接排序,都能被搜索引擎优化专家掌控。这些专家身份不同。他们服务于他们的委托人,他们可能根据自己真诚的意愿而去决定广告或链接的重要次序;或者他们是狂热分子,说客、宗教和特殊利益团体,他们都能控制用户的搜索结果。

3.古歌擅长简单问题,如对象、性质、地点、时间。它提供给我们满意的结果,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他们不太重视复杂问题的搜索结果。

4.古歌在流行通俗问题上的排序做得更好。但是,通俗的就是最好的答案?显然不是。在这一点上,古歌有着与生俱来的保守性:它选择流行与通俗,而忽略那些诸如正确性判断、无党派偏见与实效性较强的搜索结果。举个例子吧,较新的、具有创新性的医药领域的成功就很可能受到流行传播的损害。

5.你不得不承认古歌在无所不在的浏览器中置入(提供下载)工具条的这一方式取得的成功。这将跟踪用户行为并加强古歌对选择传播广告的理解。

6.古歌在他们beta版的产品方面做得很好。他们发布完善的产品并呼之为beta版,而且延续很长一段时间,通常是一年。这就转移了所有的批评,毕竟这只是一个beta版的服务啊。最近,他们发布了非beta版的Google Checkout服务,我想人们决不敢将自己的信用卡信息输入一个仅仅beta版的服务中去!

7.古歌算法在文本文件方面处理得很好。基于文本的站点和PDF,电子表格以及PPT等目标都能被检索发现。但是,搜索这些文件格式时需要一些技巧,古歌这方面做得很好。对于其他的文件格式,如图片,视频以及mp3搜索等,古歌在这些方面的创新已落后了。

8.古歌公司的学术搜索和大学搜索迅速崛起。古歌很快地将这些产品提供给多数学生。最近,古歌开始实现OpenURL与学术,图书馆计划以及引文分析方面的链接。他们在吸引年轻一代的时候很明智地避免了广告投放问题。他们在开发针对年轻一代的广告服务产品时必须很小心,这里面包括了哪里才是最好的广告投放地点。

9.古歌地图做得很好。最近他们将古歌本地与古歌地图综合一起,这意味着他们在这里有更大的策略。当然,任何时候股票市场都需求收入增加,因此古歌可能会利用本地服务来吸引广告市场,在这方面它表现不假,就像分类、黄页、房产和地方广告一样。

10.最后,古歌的博客服务做得很好。也许不如其他博客服务,但价格刚好。如果他们干净地整合其他beta服务如社会网络,社区,google base等,那可能会出现一个让人感兴趣的社会空间。(to be continued)

translated by:youyuan

遠離冰山,把你的”圖書館之船划進Web 2.0的環境吧!!

对岸的梁董翻译了一篇关于图书馆2.0的文章,译站荒芜太久了,转载来充一下数!

Rick Anderson 內華達大學 圖書館 資源徵集部 主任
在過去戲劇化變遷的十年裡,沒有任何疑問的,我們圖書館員以我們最正面的意願努力工作來服務我們的讀者。如果專業是條船的話,那麼我想我們正如英雄般完美的划著它。但是我不確定我們是不是已經注意到橫亙在目前航道上的潛在危險。特別是有三個「冰山」 會對我們的將來的成功造成顯著的威脅。當所有過去資訊時代已成過去,我們很難對這些已不再有意義的慣例和態度就此鬆手。當然,我們的讀者們並不會有這類的擔心疑慮,像是Web 2.0的出現。我所見正威脅我們的前進我們的存在的冰山是下面這幾個:

I don’t think there’s any question that we librarians are working hard, with the best intentions, to serve our patrons well in a world that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in the last decade. If the profession is a boat, then I think we’re all rowing pretty heroically. But I’m not sure we’re paying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potential disasters that lie in our current path.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three “icebergs” that I believe pose significant threats to our future success. All are remnants of a bygone information age, practices and attitudes that no longer make sense but which we have difficulty letting go. Our patrons have no such qualms, of course, as the emergence of Web 2.0 demonstrates. The “icebergs” that I see threatening our progress, indeed our existence, are these:

「以防萬一」式的典藏
儘管這可能聽起來像發瘋了,我們已經來到對圖書館”典藏”的中心思考存疑的時間點上。建構一個預想讀者所有的需求而廣泛收集各式資料(不包括浪費不存在的)總是很不確定,但是這曾是在資訊只能由紙本獲取時唯一合理的方法,因為這樣,要很困難、昂貴並且緩慢才能建立。但是如果他們很難找到資料而收集訊息產品這事兒已不再有意義。因為不難了。事實上傳統的典藏觀念已經完全不在適宜了。在我的圖書館裡,在過去的二年裡我們看到流通在數據上掉了55%,讓証明持續大量的「以防萬一」式典藏紙本是合理的。當Web 2.0不斷的浮現與發展,我們的讀者將會期望能檢索到所有的事-數位館藏如期刊、書、blog、podcast等等。你想他們無法擁有所有的東西嗎? 再想一下。這可是我們的大好機會啊。

The “just in case” collection
Crazy as this may sound, the time has come for us to look skeptically at the very idea of a library “collection.”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that anticipates the user’s every need (without providing wastefully where no need exists) has always been problematic, but it was an approach that made sense when information was available only in print formats, and was therefore difficult, expensive and slow to distribute. But it no longer makes sense to collect information products as if they were hard to get. They aren’t. In fact, it may no longer make sense to “collect”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at all. In my library, we’ve seen a 55 percent drop in circulation rates over the past twelve years, making it harder and harder to justify the continued buildup of a large “just in case” print collection. As a Web 2.0 reality continues to emerge and develop, our patrons will expect access to everything – digital collections of journals, books, blogs, podcasts, etc. You think they can’t have everything? Think again. This may be our great opportunity.

依賴使用者教育訓練
圖書館在教學上訓練不足。問問你自已你「讀者對館員」的比率是多少(在內華達大學大約是680比1),然後再問問自已你是如何受訓來面對這些讀者,我們需要專注於排除讀者與資訊間的阻礙而不是花精神在這些教學技巧上,然後他們可以花費一點點時間來和那些廢柴的搜尋介面摔角就如他們實際上閱讀與學習這些技號一樣。很明顯的,當我們夠行時,我們會幫忙和教讀者,更好的話,我們會將我們的服務也整合進去。但是如果我們的服務在沒有訓練下是無法使用的,這表示這服務是需要修正-而不是我們的讀者要修正。一鈕搞定,像是Flickr的Blog This功能,並且易於使用的程式像是Google PAGE Creator,提供了使用者為中心的使用模組。

Reliance on user education
Libraries are poorly equipped and insufficiently staffed for teaching. Ask yourself what your patron-to-librarian ratio is (at the University of Nevada it’s about 680 to 1) and then ask yourself how you’re going to train all those patrons. We need to focus our efforts not on teaching research skills but on eliminating the barriers that exist between patrons and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 so they can spend as little time as possible wrestling with lousy search interfaces and as much time as possible actually reading and learning. Obviously, we’ll help and educate patrons when we can, and when they want us to, and the more we can integrate our services with local curricula, the better. But if our services can’t be used without training, then it’s the services that need to be fixed—not our patrons. One-button commands, such as Flickr’s “Blog This,” and easy-to-use programs like Google Page Creator, offer promising models for this kind of user-centric service.

「來我們這兒」式的圖書館服務
曾有個時期,並不是很多前,當圖書館在努力些東西企圖要以這種獨占的力量來主控資訊市場。在印刷品的時代,如果你要檢索高價索引或是學術期刊,你沒有選擇地得來個圖書館之旅。這不是一個好的系統,但是有效。有這麼一點兒意思。可以這樣說,這可以運作的不錯如果你有幸地是在利用個好的圖書館。在後印刷品時代,圖書館已不再有這種獨占的力量,讀者已從網際網路上得到這種力量。在現在這個年代裡我們必需謙卑些,與其堅持讓讀者自已來,不如找些新方法來把我們的服務帶給讀者-無論是實體或是虛擬。最低限度,這代表將圖書館服務與內容置於讀者較喜歡的環境裡(像是…網路上),或是更好,整合我們的服務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像是上班、學習、或是遊玩。

The “come to us” model of library service
There was a time, not very long ago, when libraries exercised something close to monopoly power in the information marketplace. During the print era, if you wanted access to pricey indexes or a collection of scholarly journals, you had no choice but to make a trip to the library. It wasn’t a good system, but it worked. Sort of. That is to say, it worked moderately well for those privileged with access to a good library. In the post-print era, libraries no longer have the monopoly power that they had in the days before the Internet. We have to be a bit more humble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and find new ways to bring our services to patrons rather than insisting that they come to us—whether physically or virtually. At a minimum, this means placing library services and content in the user’s preferred environment (i.e., the Web); even better, it means integrating our services into their daily patterns of work, study and play.

沒有一個專業每當在遇到劇變時丟掉到他們的核心準則與價值去迎合新時代後還能生存。然而,當專業不去承認和適應在其服務的市場根本上一些改變時,它也可能同樣是災難,。在這個時間點上,我們的專業對照前文所提,非常接近於災難的後面類型。我們需要修正我們的方向,我們也不能等待我們專業的大船先改變方向,這將會在一個圖書館裡開始發生-一艘小船-一次一點滴改變。

No profession can survive if it throws its core principles and values overboard in response to every shift in the zeitgeist. However, it can be equally disastrous when a profession fails to acknowledge and adapt to radical,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marketplace it serves. At this point in time, our profession is far closer to the latter type of disaster than it is to the former. We need to shift direction, and we can’t wait for the big ship of our profession to change course first. It’s going to have to happen one library—one little boat—at a time.

Translated By:梁董